2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排名情况
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显示,2025年2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185万台,同比小幅增长1.6%,但环比1月的442万台大幅下降了58.1%。这一数据反映出,从2月开始,中国电视市场进入了销售淡季,出货量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今年1至2月的累计出货总量为6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4.3%。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电视厂商和渠道平台对政策利好(如“国补”)的积极预期。
二、品牌出货量排名
在2025年2月的中国电视市场中,海信系出货量居当月第一,同比增幅达10.3%。海信、tcl、创维三大传统主力品牌(含子品牌)的合并出货量约为105万台,市占率达到56.8%,同比增长1.9%。
小米(含红米)在2月的出货量约为41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2.2%,位居当月市场第二位。小米的出货量虽然较海信有所不及,但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
长虹、康佳和海尔三个品牌在2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24万台,同比增长2.1%,合并市占率为13.0%。然而,这三个品牌的出货量环比1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显示出在销售淡季中,这些品牌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
三、外资品牌表现
相比之下,华为以及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等外资品牌的出货量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这些外资品牌的合并市占率长期维持在5%以下。尽管中国市场的消费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消费者对高端电视的需求有所提升,但外资品牌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有所减弱。此外,部分外资品牌可能因中国市场策略调整不及时或未能快速跟进能效等级要求,未能充分受益于“国补”政策带来的红利。
四、市场趋势与展望
从整体来看,中国电视市场在进入销售淡季后,出货量普遍出现下滑。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高端电视需求的提升以及政策利好的持续推动,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电视厂商而言,如何在销售淡季中保持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同时,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将是外资品牌需要面对的挑战。
综上所述,2025年2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显示,海信、小米等传统主力品牌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而外资品牌则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仍将持续演变。